白芍 赤芍
***同點:
白芍與赤芍《本經》不分,通稱芍藥,唐末宋初,始將二者區分。二者雖同出壹物而性微寒,但前人謂?白補赤瀉,白收赤散?,壹語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區別。
不同點:
壹般認為,在功效方面:
白芍長於養血調經,柔肝止痛,斂陰止汗,平抑肝陽;
赤芍長於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
在應用方面:
白芍主治血虛陰虧,肝陽偏亢諸證。如血虛或陰虛有熱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陰虛盜汗、營衛不和的表虛自汗,肝陽偏亢的眩暈耳鳴、煩躁易怒等證;
赤芍主治血熱、血瘀、肝火所致諸證。如熱入營血的身熱發斑,口幹舌絳,血熱妄行的吐衄下血,血熱瘀滯的經閉癥瘕、癰腫瘡毒,肝火上炎的目赤翳障等證。
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證。
但白芍長於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主治肝陰不足,血虛肝旺,肝氣不舒所致的脅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攣作痛;
而赤芍則長於活血祛瘀止痛。主治瘀血阻滯所致的痛經、心腹疼痛、跌打損傷瘀滯腫痛,以及瘡瘍腫痛等證。因能清熱涼血,故血熱瘀滯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