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側身,橢圓形,銀灰色,頭小,口鼻部圓。頭和胸明顯連在壹起,嘴和眼睛都很小。每個頜部都有壹排細齒,食管側囊內有乳頭,所以嘴和舌頭無法伸展。
頭後部的感覺管從不延伸,呈尖狀,有40~41椎骨。背鰭與臀鰭形狀相同,略長,呈鐮刀狀。成魚腹鰭消失,鰭棘短,尾鰭分叉,下葉長於上葉。體表布滿細小的圓鱗,顏色為銀白色,故稱銀鯧。
它是沿海水域中的壹種溫暖的中上層魚類。通常生活在潮流較緩,水深5米至110米的水域。它在早上和黃色的時候在水的上層活動,不太活躍。我喜歡在陰影裏成群結隊,退潮時魚比較集中。
擴展數據:
銀鯧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地區,包括波斯灣、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斯裏蘭卡、孟加拉、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緬甸、日本、中國、韓國、臺灣省、柬埔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東海銀鯧春季從臺灣省北部向北移動至東海北部。每年5月上旬後,魚群北移至淺水區繁殖。它喜歡在水深10 ~ 20米的淺礁和海灘周圍的河口產卵。卵是漂浮的,產卵量為8 ~ 35萬粒。
鯧魚的食物主要是小魚、小蝦和浮遊生物。由於遊泳能力較慢,嘴巴較小,常以水母、矽藻、橈足類為食。銀鯧是壹種珍貴的海洋魚類,在海洋附近被機動漁船捕撈,產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