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是壹種反復產卵的魚。在自然條件下,4月初開始繁殖,5-6月為產卵高峰期,至9月仍可產卵。養殖水溫為18 ~ 30℃,最適水溫為22 ~ 28℃。
泥鰍廣泛分布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和印度。它分布在中國各地。南方分布較多,北方較少見。全年均可收獲,夏季最多。泥鰍捕到後,可以生吃,也可以曬幹。
擴展數據:
泥鰍的分類:
1,青泥鰍:壹般叫泥鰍。身體長而呈圓柱形,尾部扁平,嘴呈馬蹄形。5對口須,3對上頜骨,較大的,2對下頜骨,壹大壹小。尾鰭圓形,鱗片小,埋在皮下。體背和背部灰黑色,有小黑點。下半身白色或淡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壹個大黑點。
2.近緣大環藻: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及其附屬水體。看起來像條泥鰍。壹定是五雙。眼睛覆蓋著壹層膜。眼睛下面沒有刺。鱗片很大,埋在皮下。尾柄處的皮褶發育良好,與尾鰭相連。尾柄的長度和高度大致相等。尾鰭是圓形的。肛門在臀鰭起點附近。
3.中華泥鰍:分布於長江中上遊。又名鋼泥鰍。這個吻又長又尖。必須是3對。下頜上有1對紐扣狀突起。下眉分叉,末端超過眼後緣。臉頰上沒有鱗片。肛門在臀鰭起點附近。尾柄較低。生活在礫石河底的緩水區,經常在河底活動。
百度百科-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