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俗稱Gejiè,也叫仙蟾,臺灣省稱為大衛宮。體大,體長30多厘米,頭比尾長。背部和腹部略扁平,頭部呈扁平三角形;皮膚粗糙,全身密布顆粒狀細鱗片。
體色有深灰、灰藍、青黑等。,頭背部有深灰色、藍褐色等顏色的橫條紋,全身散布灰白色、磚紅色、紫灰色、橙色斑點,尾部有白色環狀花紋。吻鱗不連鼻孔。背部散在顆粒狀鱗片之間的疣鱗約為12-14。手指和腳趾間的微型蹼。尾側基底部每側有1或2-3個肛疣,男性有16-26個肛孔和股孔。
擴展數據:
生活習慣
壁虎壹般在3月-165438+10月活動,次年65438+2月至65438+10月在石縫深處冬眠。聽力強,但白天視力差,怕強光刺激,瞳孔常閉成豎縫。晚上出來活動覓食時,瞳孔可放大4倍左右,視力增強,靈巧的舌頭可伸出口腔,偶爾舔掉眼表的灰塵。
它的動作敏捷。當它爬行時,它的頭離開地面,身體的背部隨著四肢交替地從左向右扭動。它的腳掌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在墻上自由爬行。
本來以為它腳下有吸盤。事實上,趾端腫脹的腳墊並不是吸盤,而是壹排排壹簇簇的微絨毛密密麻麻地覆蓋在腳墊和趾下的鱗片上,就像彎曲的鉤子壹樣。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抓住物體,在墻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絨毛頂端腺體的分泌也可以增強其吸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