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什麽來歷和典故?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什麽來歷和典故?

中秋節的傳統食物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著團圓,反映了人們與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奮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是朝廷的官兵搜查的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軍師劉伯溫想出壹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在餅中,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的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響應起義。起義那天,所有的反抗者壹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喜出望外,連忙傳話,說是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要與民同樂,並且要把當年開戰時秘密送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從那以後,“月餅”的制作越來越精細,品種越來越多,比如圓盤,成了最好的禮物。中秋節過後,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壹些地方還形成了許多特殊的中秋節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之外,還有香港的舞龍、安徽的打樁塔、廣州的中秋節、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的賞月、戴的、苗的跳月、董的偷月菜、高山族的抱舞。英文拼寫是:月餅。

後來,朱元璋終於推翻了元朝,成為明朝的第壹個皇帝。雖然後來滿族占領了中國,但人們仍然慶祝這個象征著推翻外國統治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