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因此,炙甘草的功效和作用可以從炙甘草的水煎液來分析。綜合歷代醫家,認為炙甘草湯的主要功能作用如下:
1,滋陰主功效,清代柯欽《傷寒來蘇記》。傷寒附翼》指出“生地為君,麥冬為臣,甘草為輔。大劑是補真陰,學養陰也是壹路。”清代田的《以藥治陰論》亦將此方視為“養陰之祖”。
2,補血的功效,清代以唐榮川為代表的壹派醫家認為炙甘草湯是“補血的大劑”。
3.以《傷寒論註》為代表的氣血雙功效論認為,炙甘草湯的功效應為氣血雙,“益虛損,補血益氣,復脈”。
4.陰陽調和。清代醫家景在《傷寒論·珍珠集》中特別指出炙甘草湯是“壹個展開的系統,是調和陰陽的方法”。本方主要用於治療陰血虛、血虛、氣虛、心悸、失眠、大便幹結、舌紅少苔、傷寒或大病初愈後脈象不齊。或肺痿、久咳、吐痰、痰稀、量多、咽幹口渴,或痰中帶血、心悸氣短、心溫津液、失眠多汗、脈弱細,或偶有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