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中國。由於我們人口眾多,大多數軟件制造商傾向於內向型,他們並不急於開發國際市場。法律法規和人文差異復雜,風險遠大於進壹步投資開發6543.8+04億的國內市場。所以很多國產軟件都是我們獨有的,並不國際化。
之後,以Tik Tok為代表的國際版和國內版,基本等同於兩個軟件。雖然內容部分互通,但還是因為654.38+0.4億人口大到可以自成體系,比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人口加起來還多(除了中國、歐洲和美國,其他地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差很多)。軟件只看用戶數,真實收入差距影響沒那麽大,用戶多。
說回東盟,和歐美等其他地區有點不壹樣。雖然多媒體娛樂和社交應用程序由美國公司主導,但生活領域的應用程序,如物流公司、電子商務公司和出租車,則由東盟本地化的公司主導。許多中資公司,如阿裏、JD.COM和騰訊,都投資支持東盟當地的初創企業,其中許多公司仍持有控股權。現在他們擠走了美國公司,占了主要的本地市場份額。這種間接進入的方式比直接進入的風險要低得多,尤其是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
比如電商主要是歐美的亞馬遜,東盟是來贊達(阿裏巴巴控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