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飯傳入內地壹般有兩條途徑。壹條路線是從河西走廊到內地,再從北方到草原,從遊牧的蒙古人到東北的滿族,再從滿族到漢族。所以標準的滿族宴席中就包含了蛋炒飯。這種蛋炒飯的方式被改變了。雞蛋可以是雞蛋、鴨蛋、鵝蛋或其他鳥蛋。大米可以是大米、高粱米、玉米米,小粒米不好,因為硬,加雞蛋味道不好。糯米就更差了。
走東北路線的蛋炒飯,後來受到滿清皇帝的喜愛,於是在禦廚的食譜中記載了蛋炒飯。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沈陽故宮博物院找到書面證據。末代皇妃李在圖書館工作時,曾帶蛋炒飯來當午餐。她也讓我嘗了壹口,真的很好吃。她告訴我,溥儀皇帝非常愛吃蛋炒飯,她的做法是禦廚的做法。她親自教我做蛋炒飯。可以說我現在是皇家蛋炒飯唯壹的直傳,絕對正宗。
另壹條路線經河西走廊南下,止於南京,經當地人改造後最終開發於揚州。所以揚州人把他們的蛋炒飯叫做揚州炒飯,現在已經成為揚州的招牌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