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的作者是王維。
壹、鹿柴原文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二、鹿柴註釋譯文
作品註釋:
1、鹿柴(zha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
2、但:只。聞:聽見。
3、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日光之影,古時同“影”。
4、照:照耀(著)。
白話譯文: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三、創作背景
鹿柴,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壹。輞川有勝景二十處,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逐處作詩,編為《輞川集》,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五首。
四、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壹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