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不適合畏寒肢冷、腹瀉、胃寒濕、脾陽虛弱、舌苔膩濁等陽虛人群。
擴展數據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經,有益氣養陰、瀉火除煩、養胃生津的作用。適用於氣陰兩虛之火癥,多用於肺熱幹咳,氣層懶言,四肢乏力,發熱後陰虛傷津,煩躁失津。比如人參再造丸用於中風後後遺癥;龜齡集補腎壯陽,填精益髓;沈淩白術散用於健脾益氣,氣虛外感者用人參敗毒飲、生脈散。都是想補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補並舉,西洋參可以代替人參,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很多人認為西洋參比人參好,但這其實是壹個誤區。它們的藥性不同,雖然都有補氣的作用,但是西洋參的藥性不如人參,比如低血壓或者休克治療,人參還是比較好的。而高血壓、頭暈、咽痛、口幹的人就要用西洋參。所以兩者各有利弊。在用於治療或滋補時,應根據病情辨證施治,不可濫用。再比如糖尿病初期使用西洋參。人參用於久病氣虛。
百度百科-西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