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叠香屬於唇形科迷叠香屬。常綠灌木。高度約1米,幼枝4棱,排列緊密,有密毛;葉對生,無柄,革質,線形,表面深綠色光滑,背面灰白色細絨毛;花兩性,在短花梗上成對生長,腋生,花萼鐘狀,二唇形,上唇全緣,下唇二歧,花冠比花萼長3倍,二唇形,上唇深凹二歧,下唇三裂凹至裂片中部,可育雄蕊2枚,突出於花外,花淡藍色,偶有粉紅色或白色,春季開放,芳香濃郁。迷叠香原產於北非,張騫下西洋後由西域傳入中國。是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與中國之間交易的傳統商品,所以在中國也被稱為“大秦香”。本品為藥食兩用草本植物,有油膏,可用於觀賞和提取香味。迷叠香的嫩枝和花蕾也可以用來提取芳香油。這種芳香油可以用來混合食物風味,混合調味料,以及制作小吃。迷叠香作為壹種食用調料,在國內很少使用,主要用於西餐,在歐洲相當普遍。直到現在,迷叠香仍然是歐洲非常受歡迎的烹飪調料。
英文名:Rosmarinic acid
英文別名:迷叠香酸;(R)-α-[3-(3,4-二羥基苯基)-1-氧代-2E-丙烯基]氧基-3,4-二羥基苯丙酸
化學名:[r (e)] α-[[3-(3,4-二羥基苯基)-1-氧代-2-丙烯基]氧]-3,4-二羥基苯基丙酸。
分子式:C18H16O8。
分子量:360.33
中國科學院登錄號:20283-92-5
資料來源:迷叠香、香蜂花、苦瓜、薄荷、洋茉莉、洋茉莉、Sanicola Europaea、Coleus blumei、百裏香。、輪葉海星、紫草等植物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