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密集的老城區的小胡同裏,常常用壹個簡易的爐子搭起壹口油鍋,鍋裏放著白蘿蔔絲、蝦米和肉丁。
口感好的面糊放入帶小網籃的燒開的油鍋中慢慢煎成小碗,外脆內軟,有蘿蔔的香味。
油香可口。
奶奶點煎餅用早期洋蔥油的方法
材料:中筋面粉200克,溫水125克,洋蔥30克,紅油40克,白芝麻10克,黑芝麻少許,鹽1茶匙。
半茶匙雞精。
工作方法
1.將面粉和鹽篩入碗中,加入40度左右的溫水。
2.邊加邊用筷子攪拌,直到面粉變成絮狀。
3.倒在砧板上,揉成光滑的面團,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小火燉30分鐘。
4.面團松弛時,將小蔥切成蔥花、紅油、鹽、雞精、白芝麻,放入碗中備用;(如果沒有現成的紅油,可以在碗裏放入10g的紅辣椒粉,將30g色拉油加熱至冒煙,倒入辣椒碗裏,攪拌均勻,冷卻後得到紅油)。
5.取出面團,分成四等份。
6.搟成0.3毫米厚的薄面片
7.將紅油混合物刷在面團表面,然後均勻撒上蔥花。
8.卷成長條形。
9.拉長脖子,卷成壹卷。
10.從上到下按壓時呈扁圓形。
11.在蛋糕坯中間放少量黑芝麻做裝飾。
12.在煎鍋裏放少量油。六成熱時,轉小火,放入餅坯,兩面煎至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