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戴的香包不要丟。在北方地區,孩子們有戴香包的習俗。小孩子戴的香包不能丟。據說如果孩子丟失了香囊,壹年之內就會有大災難。端午節後,孩子們應該把香包扔進水裏以避免火災。
3、避邪日,因為五月是“邪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這壹天有“下午躲”的習俗,就是要把壹歲以下的嬰兒送到奶奶家躲起來避禍。
4.忌五毒。人們認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蠍子、蜥蜴、蟾蜍)出現的時間。民謠說:“端午,天氣熱,醒來‘無毒’,不太平。”端午節驅趕五毒的目的是提醒人們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人們都要用各種方法防止五毒的危害。壹般在屋內貼壹張五毒地圖,在紅紙上印上五毒,然後在五毒上紮上五根針,即把毒物刺死,不能再猖狂。這是辟邪的巫術遺產。民間還在衣服上繡五毒,用五毒圖案裝飾,都是驅除之意。有的地方,人們用彩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者貼在門、窗、墻上。放在炕上,或者綁在孩子的胳膊上,以避免各種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