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水稻種植有哪些簡單的步驟?

水稻種植有哪些簡單的步驟?

水稻種植過程的順序是:整地、育秧、移栽、除草防蟲、施肥、排灌、收割、烘幹、篩選、施肥。水稻種植技術,包括水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神農教人如何種植水稻。除了傳統的手工耕作方式,還有高度機械化的耕作方式。但仍不失上述步驟。

水稻喜歡高溫高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高,但水稻土最好。幼苗萌發的最低溫度為10 ~ 12℃,最適溫度為28 ~ 32℃。分蘗期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穗分化的最適溫度在30℃左右。低溫延長了枝和穎的分化。最適抽穗溫度為25 ~ 35℃。最適開花溫度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到嚴重影響。

擴展數據:

大米的種類:

水稻的生長類型是指分蘗終止期(拔節期)和穗分化期的不同起止關系。穗分化與拔節期有三種關系。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期,即分蘗尚未停止而穗開始分化,分蘗期與長穗重疊。作為壹種三熟制,雙季稻或早熟中稻屬於亞類型。

內聚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即穗分化始於分蘗末期,即分蘗期與長穗期相連。地上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要把生產和促控結合起來。大部分是晚熟中稻和早熟晚稻。

分離型:穗分化始於拔節期,始於分蘗終止後10 ~ 15天,即分蘗期和長穗期分離。地面以上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縮縫,屬於這種類型。由於其營養生長期較長,在栽培初期應加以控制,確保安全成熟。晚稻大部分晚熟屬於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