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碧螺春茶的起源

碧螺春茶的起源

碧螺春的正宗產地是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的東洞庭山和西洞庭山。此外,四川、雲南、浙江等地也產碧螺春,但只有洞庭山盛產的碧螺春才能稱為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中國十大名茶之壹,屬於綠茶範疇,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唐代被列為貢品,古人也將碧螺春稱為“功夫茶”、“新血茶”。

高檔的“碧螺春”,茶芽細膩。0.5公斤幹茶需要6-7萬個茶芽。炒制後的幹茶條緊密打結,白毛外露,色澤銀綠色,翡翠誘人,卷曲成螺。它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

茶湯清澈明亮,散發出清新的花香和蘭花香。品嘗時,初嘗後會很甜,回味悠長。這種獨特的香氣和口感,使碧螺春茶成為茶界壹顆璀璨的明珠。主要工序有殺青、揉面、揉面炫耀細節、油炸。

碧螺春采摘

碧螺春有三個特點:壹是采摘早,二是采摘嫩,三是采摘凈。每年春分前後開采,谷雨前後結束。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珍貴。

通常采摘帶芽葉、芽長1.6 ~ 2.0 cm的原料,卷葉如雀舌,稱為“雀舌”。炒500克高檔碧螺春大約需要68 ~ 74000個芽。歷史上500克幹茶達到9萬芽左右,可見茶葉之嫩,采摘技藝非凡。

采集的芽葉壹定要及時仔細采摘,剔除魚葉和不合格的芽葉,保持芽葉均勻壹致。通常采摘壹公斤芽葉需要2 ~ 4小時。壹般5~9點采摘,9 ~ 15采摘,5~夜炒,這樣可以當天采摘當天炒,隔夜茶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