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安徽臭鱖魚的來歷,這就要追溯到200多以前了,當時在安徽沿江壹帶的居民大多數是靠打魚為生,在冬天的時候,魚販們會把鱖魚用木桶裝起來,然後販賣到徽州山區,可是由於當時交通不發達,運送過去要很久的時間,所以魚販們就在鱖魚上撒壹層鹽來保持魚的鮮嫩。魚販們把木桶裏的鱖魚壹層魚壹層鹽的撒好,中途還要時不時翻動壹下鱖魚,看看有沒有腐壞的鱖魚,大概七八天才能到達徽州山區,到了那裏後,鱖魚的魚鰓仍然是鮮紅色,而且魚鱗也沒有脫落,只是會散發壹種很臭的特殊氣味,壹般人都聞不來這味道。但是當人們把這發臭了的鱖魚洗幹凈後,用來做菜,卻發現吃起來沒有壹點臭味,肉質反而比新鮮的鱖魚更加鮮香嫩滑,非常好吃,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於是臭鱖魚慢慢的成了當地的壹道特色美食,流傳至今。
鱸魚用不了這種方式保鮮。所以只有臭鱖魚沒有臭鱸魚。
臭桂魚又名臭鱖魚,是安徽省徽州地區的壹道傳統名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之壹,該菜品源於安徽省徽州地區(徽州即現黃山市壹帶);初次見到的人大多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
其實食客不用擔心,這絕對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味,而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妳吃壹口後,妳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如此鮮美,這就是徽州的名菜—臭鱖魚。
臭桂魚_百度百科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