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食人魚或食人魚
科和種:鯉科
吃人鯧魚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分布於阿根廷和巴西。
體長:200 ~ 300毫米
水溫:22 ~ 28℃
硬度:軟水
Ph值:弱酸性
氣質:兇狠殘忍。
食物習性:動物誘餌
身體呈橢圓形,側面扁平,尾鰭有形狀。體灰綠色,背部深綠色,腹部鮮紅色。牙齒鋒利,下顎發達有刺,以兇猛著稱。很難區分男女。壹般雄魚顏色鮮艷,體型小,雌魚體型大,顏色淺,性成熟時腹部腫脹。
生活習慣
棲息在幹流和較大的支流上,那裏的河面很寬。以魚和溺水動物為食,也有攻擊人的記載。但有些近緣物種(如紅鰭鯧魚)只吃水果和種子,中午聚集在陰涼處休息。成年個體壹般在晨曦中活動,體長15- 24 cm的個體壹般在黃昏(12: 00-22: 00)活動,遊魚(8-11 cm)全天活動。食肉鯧魚聽覺高度發達,牙齒異常鋒利。咬住獵物後,緊緊咬住,隨著身體的扭動把肉撕掉。壹口就能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牙齒會依次更換,以便繼續進食,堅固的牙齒會立即導致嚴重的咬傷。通常是兩人壹組,每組有壹個領隊。旱季時水域變小,食人魚會大群聚集,攻擊經過水域的動物。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是血腥味引發了壹大群食人魚的攻擊。最近有人提出,溺水動物發出的噪音引起了他們的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