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魚種來源:魚種可以從江河湖泊中捕撈,也可以人工養殖。不管它們的來源是什麽,都必須是標準粗細的養殖,放入魚塘和網箱的魚種規格達到30到50克。這樣的規格成活率高,生長快,能及時達到市場上商品魚(150克以上)的規格。放養魚種應在當年3月底前完成,並能在當年65438+2月前捕撈上市,減少冬季損失和死亡。
3.投餵優質飼料:優質飼料是提高黃顙魚成活率、市場規格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黃顙魚是壹種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動物為食。所以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在35%以上,5月份之前要占魚重的2% ~ 2.5%,6 ~ 8月份水溫高。黃顙魚正處於旺盛生長的高峰期,可按魚重的4% ~ 5%投餵。9月以後,水溫逐漸降低,精飼料量逐漸減少,並根據魚的攝食情況和天氣變化,改變投餵的次數和頻率。每天餵1到2次。
4.註意水質調節和疾病預防:黃顙魚對水質要求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45cm,PH值6.5-8,每月換水壹次。池塘內安裝增氧機,定期或不定期啟動增氧機,增加水中溶解氧,避免或減少浮頭或淹水現象,使黃顙魚正常生長。應及時預防魚病,做好預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藥物進行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