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拼音
kotow的拼音是【qǐ shǒu】。
第二,解釋
紀的意思是“待、延”,磕頭就是把頭碰在地上,待壹會兒。
第三,來源
1,《李周官純大竹》:“第壹,我磕頭,第二,我點頭,第三,我掏空腦袋,第四,我震動……”。賈疏:“妳說‘磕頭’,就會發現‘曠日持久’二字。頭長時間在地上,也是稽首。這三個(空頭、點頭、磕頭)也是拜。我低頭,崇拜最重要。我崇拜妳的崇拜。”
2.《國語·於今》:“紫萱低頭。”
3.《左傳》三十二年Xi公:“孟明低頭。”
4.《三國演義》:“於是關公恍然大悟,投靠而去。”
5、《公羊弓玄六年傳》:“宮鈴見了趙盾,又鞠躬;趙盾逡巡北境,又拜了壹拜,奔了出去。”
第四,同義詞
1,點頭:磕頭(多用於書信)。
2、泥頭:塗上泥巴,表示自取其辱。後指向地面點頭。
動詞 (verb的縮寫)例句
1,日子悄悄奴役我們疲憊不堪,我們不得不為此低頭斂眉。
2,若塌角為先,血如泉湧。
3.直到考試妳才想到讀書。這不就說明妳在發呆嗎?
4、焦慮、恐懼、缺乏自信讓內心感到惋惜,也讓靈魂的青春蒙上了灰塵。
5.缺乏自信,讓心靈磕頭,讓精神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