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在古代有許多名稱,包括胡餅、團圓餅和白餅。在唐朝,皇帝和楊玉環曾經在中秋節壹起吃點心。楊玉環覺得胡兵這個名字不太好聽。楊貴妃看到天上圓圓的月亮,突發奇想,向皇上建議將胡兵改名為月餅。
起初,月餅實際上是壹種祭祀用品,人們用來祭拜月神。祭月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習俗,其主要行為是對月亮的崇拜。今天,月餅因其圓而飽滿的形狀被中國人視為家人團聚的象征,中秋節也有家人團聚的意義,所以吃月餅作為壹種習俗延續至今。
常見的月餅種類
1,北京風味月餅
京味月餅起源於北京和天津及其周邊地區。它們的主要特點是甜度適中,皮實飽滿,壹般比例為2比3。它們主要充滿了特殊的風味和清脆的口感。京味月餅最大的特點是宮廷風格,做工精致,制作程序復雜,居中國四大月餅體系之首。
2.雲南風味月餅
雲南風味月餅,又稱雲腿月餅,主要流行於雲南、貴州等地區。他們的主要特點是脆皮和鹹甜餡。宣威火腿是雲南特產,用昆明呈貢的紫小麥粉烤制而成,以蜂蜜、豬油、糖為餡。其表面呈金黃色或棕紅色,外有硬殼,油潤艷麗,千層酥皮裹餡。這種月餅不僅有香濃的火腿,還有甜鹹的蜜汁,吃起來舒服而不膩。
百度百科-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