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很多朋友煮粽子都是往鍋裏加水,把粽子扔到鍋裏,大火煮。或者等水開了再扔粽子進去煮!其實這樣煮粽子就是粽子的香味不濃郁,但是容易被夾住或者硬核。鍋裏煮熱水容易出現外煮內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硬核!粽子冷水煮的時候,糯米受熱均勻,這樣就可以裏外都熟了。
將粽子放入有冷水的鍋中。大火煮開後,改中火再煮2小時。到時候關火,不要開蓋,再燉半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中間的米飯不僅煮的很透,而且粽子葉的香味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浸泡浸在米飯裏,這樣吃起來軟糯,有粽子的香味。
煮熟的粽子怎麽保存?
壹般來說,如果天氣涼爽,我們可以直接在室溫下保存粽子壹周左右。但如果天氣炎熱,比如溫度達到20℃左右,最好不要在常溫下存放粽子,否則可能會變質。
2.我們可以把粽子分成幾個小包裝袋進行包裝,然後把粽子放進冰箱。如果我們能在五天內吃完粽子,我們可以把它放在冰箱裏。如果我們需要保存更長時間,我們可能需要在冰箱裏放幾盒粽子。
3.妳可以把粽子放在粽子水裏。壹般來說,粽子水燒開十幾個小時,粽子水上面就會有厚厚的壹層油。這層油可以防止細菌進入,也可以讓粽子存放的時間更長。
4.將粽子放入鐵鍋中,然後用小火將粽子中多余的水分蒸發掉,使粽子保持相對幹燥的狀態,這樣可以使粽子經久耐用,更加清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