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簡介
景德鎮是“瓷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精美,享譽世界。景德鎮產瓷歷史悠久,唐代燒制出潔白如玉的白瓷,故稱“假玉”。在宋代,宋真宗皇帝給了景德鎮景德鎮的稱號,因此景德鎮聞名於世。後歷經元明清三代,成為“天下窯聚”的全國制瓷中心。到了清、康、雍、甘時期,瓷器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兩千多年制瓷文化和技藝的深厚積澱,奠定了景德鎮世界公認的瓷都地位。景德鎮瓷器“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響如駢”,尤其是融工藝、書畫、雕塑、詩詞於壹爐,真是“貴如珍寶,亮如明鏡,書美如蘇州”。都是中華文化藝術的瑰寶,乾隆年間,景德鎮瓷窯眾多,分布廣泛。除了官窯,還有200或300座民窯,有數萬名工匠。這壹時期生產的青花瓷器清亮幹凈,色澤艷藍,給人清新活潑的感覺。五彩瓷色調強烈,富麗堂皇,比明代更發達。創造的粉彩瓷器色調柔和,層次分明,豐富。琺瑯彩瓷器,是在瓷胚上受西方油畫的啟發,然後在窯中燒制而成,是宮廷的特產,中西交融。這些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瓷器,通過各種渠道,沿著路上的“絲綢之路”,海上的“陶瓷之路”,以及“遊歷九地、傳播海外”,為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和經貿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為豐富和發展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