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糯米湯圓變成黃原因如下:
顏色上會有壹點點變化。略微的發黃是正常的。因為生的湯圓表面通常都裹著些許幹的糯米粉,顏色會顯得很白。而煮的過程中,幹粉溶進水裏了,加之煮熟的糯米團會有些發黃的顏色。所以就存在這樣的現象了。
如果顏色變化過於厲害或者沒有絲毫顏色變化都是不太正常的。可能因為有添加劑。元宵變的很黃就不可以吃了。有的元宵剛剛買的時候看上去色白如初,燒煮後卻成黃色(或者呈現粉紅色),這說明做元宵的糯米粉已經變質啦!
元宵
元宵是壹種中國人依照習俗在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春節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
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裏,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元宵和湯圓的寓意是壹樣的,象征著團圓吉利,表達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