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榆林牛肉丸的歷史發展

榆林牛肉丸的歷史發展

玉林丸子分為牛肉丸子和豬肉丸子。因其外形圓潤,玉林人稱之為“肉蛋”。據說,最早的肉丸是由清朝末年梁的曾祖父梁業勛創造的,這項技術從未流傳到國外。新中國成立前,梁業勛的兒子梁大吉在玉林市玉州區西湖池公園乃河橋賣牛腩粉,每天手工制作幾十斤肉丸作為配料。肉丸好吃、酥脆、無渣、嫩滑可口,吸引了眾多回頭客。民國時期,李宗仁駐守玉林,有壹次部下給他吃丸子。李宗仁品嘗後非常喜歡它們。離開玉林後,李宗仁派手下到玉林買丸子,讓梁大記的丸子名聲大噪。新中國成立前,《玉林日報》曾發表文章介紹替代橋記牛腩粉。

新中國成立後,西湖池被填,奈何橋被拆,梁大記的牛腩粉成了老榆林人的記憶。

2000年,梁的第四代傳人繼承了他的祖業。起初,他只是像他的祖先壹樣在街上賣牛腩粉和壹些肉丸。隨著玉林經濟的發展,梁看到了肉丸的潛在市場,於是將肉丸和牛腩粉分開經營。他引進現代技術,不斷研究改進,最終成功地將現代技術與傳統手工相結合,生產出具有傳統味道的肉丸。2008年,梁為玉林肉丸註冊了“老豹”商標,成為玉林唯壹註冊肉丸商標的企業。“老豹”原為玉林方言,意為“淘氣、淘氣”。正是這個充滿地方風味的商標,讓“老豹”肉丸在玉林家喻戶曉,其產品進入了當地超市,吸引了外地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