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不同:梨窩位於嘴角斜外側下側約1 cm,梨窩位於嘴角斜外側下側約1 cm,比酒窩小,不明顯。
2、大小不同:由於位置不同,梨窩較小,沒有酒窩明顯。
3、形成的原因不同:酒窩是皮下肌肉活動形成的。相對受影響的是面部皮膚和面部表情肌肉,如頰肌、微笑肌,酒窩也可能是隱性遺傳。隱性遺傳是指壹對基因中的隱性基因必須成對出現酒窩。梨渦是酒窩的壹種,表示不同的位置和大小。
擴展數據:
在做出“微笑”的表情時,臉部肌肉相互接觸,產生壹種凹陷,稱為“酒窩”。有人稱之為“笑巢”,或因其位置和大小不同,又有“梨巢”之稱。不是每個人都有酒窩,但是有酒窩的人也有不同的形狀,高低深淺。
細分下,酒窩位於嘴角上方外側約2-2.7 cm處,酒窩有圓形、橢圓形、裂隙形三種。壹般笑起來酒窩最明顯。而且臉上還有壹個窩,叫梨窩。梨窩位於嘴角下方,約為1 cm。梨窩比酒窩小,不太清晰。酒窩的形成主要是遺傳的。也可以通過整形手術獲得。
酒窩分為圓形、橢圓形、裂隙形三種。有學者調查過,多分布在面頰部,也常見於嘴角旁,顴部和下巴相對較少。
東方民族天然酒窩出現率為1: 18,壹個酒窩占34.2%,兩個酒窩占59%,三個酒窩占5.6%,四個酒窩占5.2%。左側面頰部出現1個酒窩,占59.6%,酒窩多出現在面頰部,且多為兩側不對稱。
百度百科-酒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