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皮肌理的形成也是由於地質運動和其他礦物質的形成,而產生色差,從而形成類似豬皮的表層。而且在中國,有很多地方都有豬肉石的出產,比如內蒙、山東、江西等地,都有豬肉石的出產,但是這些豬肉石基本上都屬於矽質巖,這也是豬肉石中比較稀缺的地方,因為瑪瑙、碧玉等石頭主要是由二氧化矽組成的。
目前市場上的豬肉石主要有三種,第壹種是東坡肉石,第二種是蜜汁雞腿肉石,第三種是紅燒肘子肉石。這些石頭是根據石頭長什麽樣的肉來命名的,它們也很相似。值得壹提的是,臺北故宮有壹塊珍藏的東坡肉石,可以算是鎮館之寶,因為這塊石頭是康熙年間命名的。
而這塊石頭也是自然形成的,看起來就像壹塊栩栩如生的紅燒肉。如果把這塊石頭放在盤子裏,真的分不清哪個是真肉哪個是石頭,讓人傻傻分不清。所以豬肉石才這麽有名。有胖有瘦,顏色也很明顯,就連紋理也比較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