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黃帝內經》的時候,特別不能理解“大喜大悲”。我覺得人們在每件喜事上都很開心是人之常情。中彩票的人需要“狂笑”才能這麽幸運。
曾經看到新聞說有個吳老師過80大壽。面對兒孫們陸陸續續來的客人,吳老師很激動,和客人們總有說不完的話。晚上回到我的兒孫身邊,仍然充滿了笑聲和談興。正當他聊得開心的時候,他突然從沙發上“縮”了壹下,他的孩子趕緊叫救護車把老人送到醫院。檢查結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幸好搶救及時,才保住了性命。
聽到這個消息,我想起了“笑死”這個詞,真的不是廢話。在《嶽飛傳》中,有壹個“怒金兀術,笑死牛臯”的故事。相傳金兀術第五次入侵中原時,戰敗被牛臯絞死。他非常生氣,牛臯高興得都不想上來就死了。
可見古代和現實生活中因過度歡樂和興奮而威脅生命的人很多。“大喜大悲”和“大喜大悲”確實是事實,不容忽視。
中醫告訴我們,笑壹定是微笑,是睜大眼睛的微笑,是有控制的微笑,有益於身心健康。如果狂笑大笑,情緒會過度興奮,容易引起全身血管收縮,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導致心腦供血嚴重不足,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甚至猝死。
凡事過猶不及,在“大歡喜”面前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