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腐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制作豆腐的全過程俗稱為磨豆腐,潮人則稱為“挨豆幹”。農歷臘月二十五,民間有推磨做豆腐的習俗(“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磨豆腐就是推著磨盤壹圈圈的轉。
很早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來完成的,磨豆漿、過濾豆腐渣、壓水分等等,很費勁。現代科技已經使豆腐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各種電氣化的磨漿機、甩漿機、壓幹機將豆腐制作從泡黃豆到出成品壹條龍生產。
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於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
擴展資料
豆腐是中國人壹項偉大的發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由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豆腐誕生於安徽六安市壽縣。豆腐是中國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歷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壹直被人們譽為“植物肉”。
豆腐的創制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它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大的創造空間,豆腐品種齊全,花樣繁多,風味獨特,制作簡便,物美價廉,生熟皆可,老幼皆宜。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
百度百科—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