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茶介紹
牛蒡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幹燥成熟果實。又名大力水手、鼠貼、邪實等。長倒卵形,略扁,略彎,長5 ~ 7毫米,寬2 ~ 3毫米,表面灰褐色,有紫黑色斑點,有數條縱棱,通常中間1 ~ 2較明顯。頂端鈍圓,略寬,頂端有環,中間有點狀花柱殘跡;底子略窄,生下來的臉比較蒼白。果皮堅硬,子葉2片,黃白色,油狀。無臭,微辛辣,苦味後微麻。秋季果實成熟時,采集果序,曬幹,放果,去雜,再曬幹。生的或炸的,使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的功效。屬於解表藥中疏散風熱藥。現代研究表明,牛蒡子還可用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腎病。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元水解產生的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癌活性。綠茶是茶的壹種。經過殺青、揉撚、烘幹,大部分白毛脫落,泡好後就是綠湯綠茶。通過不同的加工工藝,綠茶可分為四種類型:蒸綠茶、烘綠茶、曬綠茶和炒綠茶。中國名茶多為綠茶,如臺灣凍頂烏龍茶、福建福觀音、浙江龍井、江蘇碧螺春等。清明前,茶樹剛發芽時,為“明前茶”,又稱“蓮子”或“銀針”;在谷雨前采摘,是“雨前茶”,茶葉已展開,又稱“旗炮”;長夏面前采摘的是“三春茶”,兩片葉子已經展開,也叫“闕舌”;長夏采摘後,葉子已變得較厚,稱為“四春茶”或“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