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尾魚也叫鉗魚, 叉尾魚; 廣西的叫法是無骨魚;廣東人叫杉尾, 叉尾或叉尾鉗;鉗魚,是北美洲主要的鯰魚品種。它的官方產地為美國的密蘇裏州、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田納西州,它的俗稱是“鉗貓”。
鉗魚體型較長,體前部寬於後部,頭較小,吻稍尖,口亞端位,體表光滑無鱗,粘液豐富,側線完全,皮膚上有明顯的側線孔。
頭部上下頜具有深灰色觸須4對,其中鼻須1對,頜須1對,頤須2對,長短各異,以頜須為最長,末端超過胸鰭基部,鼻須最短。鰓孔較大,鰓膜不連於峽部,頤部有較明顯而不規則的斑點,體重大於0.5公斤的個體斑點消失。
擴展資料:
生殖習性:
鉗魚在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中均能產卵於巖石突出物之下,或者淹沒的樹木、樹樁、樹根之下或河道的洞穴裏。鉗魚的雄魚是典型的築巢魚類,在與雌魚交尾後趕走雌魚,並守護受精卵發育直至孵出魚苗。
通常斑點叉尾鮰產卵溫度範圍為21-29℃,最適溫度為26℃,水溫超過30℃不利於受精卵的胚胎發育和魚苗成活。在長江流域斑點叉尾鮰的繁殖季節為6-7月。
體重(或年齡)較大的比體重(或年齡)較小的其產卵季節要早些。產卵時,每尾魚通常以尾鰭包裹對方頭部,雄魚劇烈顫動魚體並排出精液,與此同時,雌魚開始產卵。卵受精後發粘,相互粘結而附於水池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