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菟絲子食用方法

菟絲子食用方法

菟絲子是壹味平補腎、肝、脾之良藥,臨床主要應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尿頻、宮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腎陰陽虛證。

日常生活中有菟絲子粥、菟絲子茶、菟絲子狗肉湯、以及芫花菟絲子酒、菟絲子藥酒等食用方法。

菟絲子甘、溫,歸腎、肝、脾經,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始載《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甘味壹般具有滋補作用,甘辛微溫,稟氣中和,既可補陽,又可益陰,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固精安胎與性激素樣作用。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內寓元陰與元陽,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臟腑機能活動的原動力。

擴展資料:

菟絲子喜高溫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野生菟絲子常見於平原、荒地、墳頭、地邊以及豆科、菊科、寥科、蘸科等植物地內。

遇到適宜寄主就纏繞在上面,在接觸處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進入寄主組織後,部分組織分化為導管和篩管,分別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自寄主吸取養分和水分。菟絲子壹旦幼芽纏繞於寄主植物體上,生活力極強,生長旺盛,最喜寄生於豆科植物上。

菟絲子主要分布於中國及伊朗、阿富汗、日本、朝鮮、斯裏蘭卡、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生於海拔200-3000米的田邊、山坡陽處、路邊灌叢或海邊沙丘。

百度百科-菟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