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壹般在秋冬季成熟,果期10-12月。
果形種種,通常扁圓形至近圓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黃色、朱紅色或深紅色,甚易或稍易剝離,橘絡甚多或較少,呈網狀,易分離,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實,飄囊7-14瓣。稀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頗韌,果肉酸或甜,或另有特異氣味,種子或多或少數。通常卵形,頂部狹尖,基部渾圓,子葉深綠、淡綠或間有近於乳白色,多胚,少有單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擴展資料:
“柑橘”與“橘柑”不同:“柑橘”可以指柑橘屬所有水果,包括柚、柑、橘、橙等;而“橘柑”在有些方言中和橘子同義。
柑和橘都屬於蕓香科柑橘屬的寬皮柑橘類,果實外皮肥厚,內藏瓤瓣,由汁泡和種子構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果部》中記載:“橘實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於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黃,葉辛而甘。”壹般說來,柑的果形正圓,黃赤色,皮緊紋細不易剝,多汁甘香;橘的果形扁圓,紅或黃色,皮薄而光滑易剝,味微甘酸。柑和橘雖有區別,但在日常語言中常混用,如廣柑也說廣橘,蜜橘也說蜜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