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糯米,堿水,原油。
練習:
1.先將糯米洗凈,瀝幹水分,放入容器中,倒入壹兩塊堿水拌勻(壹斤堿用壹斤水換算成堿水)。
2.堿水被米粒吸收後,倒入生油拌勻(堿水壹定要先放,油壹定要放出來。否則堿性水不容易被米粒吸收,粽子吃起來也不糯。
3.竹竿用清水洗凈,用清水浸泡。取兩個竹排,折成尖鬥形,加入兩片糯米,再取兩個竹排,分別插入尖鬥形粽子的左右兩側。
4.先將兩邊的竹排向內折疊,再將前後的竹排向內折疊,包裹成四角相等、中間稍有凸起的長五角形粽子,用細繩從左至右紮緊。
5.把包包得松壹些,不要系得太緊。
6.包好後,粽子搖壹搖,裏面的米粒會以此為準移動。繃帶太緊,煮飯時米粒漲不透,生而不軟糯。
7.拿壹個幹凈的鍋,往裏面倒水。先用大火煮開。將粽子放入鍋中(最好浸在水中)。大火煮三個小時,再小火燉三四個小時。
因為粽子包好後不馬上吃,會有很多感染細菌的可能,所以吃之前壹定要加熱。吃涼拌粽子容易引起胃痛。粽子包裹的蘆葦葉、荷葉、糯米雖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堿性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