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漁民根據特定的節日向神靈獻祭。在除夕或初壹的早晨,漁民們還會去龍王廟或天後宮燒香祭拜海神,在海邊擺放供品、燒香紙,祈求神靈保佑漁船平安度過壹年。另外威海每個漁民都是財神,每次出海都要燒香,保佑自己海上發財。威海的漁民視漁船為自己的夥伴,甚至是漁民的生存。所以漁民對它非常照顧,賦予它靈性。木制漁船每艘船都要做壹雙像魚壹樣凸出的大眼睛,但新船造好後只畫眼睛,不畫眼睛,就是邊上有大黑眼圈,中間有大白圈。
直到新船下水,船主才找人選了黃道吉日,敲鑼打鼓放鞭炮,親自給船上送了個眼。在漁民心中,點睛之筆標誌著新生物的誕生,大家高呼大繁榮之歌,把紅綠相間的新船從岸邊壹步步推向大海。每年春天春暖花開的時候,威海漁民會把翻新了壹個冬天的漁網扛到海邊,用糧草烘烤,以辟邪,稱為菜菜網。然後放鞭炮,燒香紙,漁民提著漁網,叫號登上漁船,把漁網放在倉庫裏,表示每年魚滿倉,錢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