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兩個活動:掃年和祭竈。此外,我們還吃關東糖的習俗。有些地方還吃火燒、糖餅、油餅、豆腐湯。
為了辭舊迎新,我國有小年“掃塵”的習俗。其實就是搞家庭環境衛生。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為“大掃除”。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農歷新年,稱為“拂塵”。這壹天,家家戶戶天壹亮就起床,打掃房屋,擦窗戶,洗衣服,洗鍋碗瓢盆,進行幹凈徹底的大掃除,迎接新年的到來。
犧牲廚房的爐子。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會向玉帝報告這壹家的善惡,讓玉帝賞罰。所以在送竈的時候,人們會在竈王爺的雕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水、豆子和草,其中後三樣是給竈王爺的坐騎升天用的。祭竈時要用火將關東糖融化,放在竈神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說玉帝的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所以祭竈主僅限於男性。二十三個蜜瓜粘粘的,二十四個有福的,二十五個撒粉的,二十六個燉牛肉的,二十七個二十八個抹在臉上,二十九個貼在門上的對聯,三十夜不睡,大年初壹扭。
所謂蜜瓜貼,即祭祀竈神,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這壹天,家家戶戶向竈神祭祀糖果,晚上焚燒舊竈神畫,並請(貼)上新竈神雕像,祈求下壹屆做好事、交好運。有“官三民四船工五”的說法,是祭竈的日子,分別是23日、24日、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