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攀援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粗大肥厚,富含澱粉,淡黃褐色。莖較粗,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葉片紙質,輪廓近圓形,長寬均約5-20厘米,常3-5(-7)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葉基心形,彎缺深2-4厘米。
上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葉柄長3-10厘米,具縱條紋,被長柔毛。卷須3-7歧,被柔毛。
擴展資料
吊瓜分布於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陜西、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因該種為傳統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內、外,廣為栽培。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和老撾。
培溫暖潮濕氣候。較耐寒,不耐幹旱。選擇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為好。不宜在低窪地及鹽堿地栽培。
栝樓栽後2年~3年開始結果,因開花期較長,果實成熟不壹致,需分批及時采摘。然後將果實懸於通風處晾幹,即為全栝樓。
將鮮栝樓果實用刀切開,將種子取出晾幹,即為栝樓種子,皮為栝樓皮,將根挖出曬幹即為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