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選擇
馬蹄喜歡肥沃疏松,光照充足的水田,要保證水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選好水田後,施適量過磷酸鈣和氯化鉀作基肥,保持土壤肥力,然後用耙子與土壤混合均勻,同時松土。
2.育苗
如果用鱗莖繁殖馬蹄,繁殖前選擇頭大、表皮完整無損、芽粗壯的鱗莖作為種苗。種植前可用消毒劑浸泡種子10-24小時,取出晾幹,合理控制株行距,將芽頭向上壓入泥中。
3、適時殖民
壹般前期荸薺在苗齡45-70天種植,後期荸薺在苗齡1月種植,株距應控制在30×60cm。主莖植物的叢生苗和分株苗可作為種植苗,種植深度要穩定。如果種植時苗太高,要剪掉壹部分嫩枝,只留25-30cm。
4.肥料和水管理
馬蹄的水肥管理極其重要。第壹,水層要治理。馬蹄鐵水位初期應控制在2-3cm。隨著其逐漸增長,水位應加深至7-10cm。定植後灌水6-8cm,結果期降水3-5cm,冬季保持1-2cm的淺水位。
馬蹄鐵的特性
荸薺是莎草科植物荸薺地下匍匐莖頂端膨大的鱗莖。鱗莖扁球形,表面光滑。成熟時為深栗殼或棗紅色,有3至5個環,短喙狀頂芽和側芽。肉質潔白、脆嫩、多汁、香甜。
荸薺是壹種多年生沼澤草本植物,有細長的葡萄根莖。末端膨大成直徑約4cm的扁球形,深褐色;地上莖圓柱形,高75cm,叢生,不分枝,中空,有橫隔,表面光滑,色綠,葉退化,葉鞘薄,鞘口斜,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