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古老的壹種用來壓制面條的工具,壹直流傳至今多為木制,用其撚壓面餅,直至壓薄,是民間制作面條、餃子皮、餛飩皮、面餅不可缺少的工具。
搟面杖有好多種,分為單手杖、雙手杖、橄欖杖、花搟杖、走槌。河南用的搟面杖:餃子皮、餛飩皮等小面積的面皮是用兩頭尖尖的小搟面杖,而搟面條時用的則是又粗又長等直徑的大搟面杖。山東是兩頭和中間平的。
還有走槌也是搟面杖,有搟面條的大搟面杖,搟餃子皮的小搟面杖,有中間是空的中間加上壹根軸的。總的說,搟面杖木材以香椿木為上品,其他次之。搟面杖有長與短,長的用於做面條;短的用有搟面皮,即做餃子皮等。
搟面與搟面杖
但凡要吃餃子、切面、包子、烙餅之類的面食的時候,壹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就是搟面。因了面食的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搟面杖,尺寸和重量也大相徑庭。家中最常用的就壹根長約30公分的直棍,搟餃子皮兒、餛飩皮兒還湊合,搟切面或烙餅就不行了,那得用50-60公分甚至更長的搟面杖。
搟面的時候,面餅搟得越圓越勻越顯出搟者的功夫,搟到得意之處,還會在欣賞自己傑作之余,壹邊撒上壹層幹粉壹邊用搟面杖敲打出壹連串的鼓點子來,很有點兒架子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