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特點
血蘚科:壹至二回羽狀復葉,少數單葉,花對稱,多假蝴蝶狀花冠。
含羞草科:二回羽狀復葉,頭狀花序,輻射對稱,花絲長。
蝴蝶科:羽狀復葉,花對稱,蝴蝶花冠,雄蕊多為二形或單形。
2、生活環境不同
蝶形花科的物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種環境中。
含羞草科和蘇木科除少數種類能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外,大部分分布在熱帶地區。
第二,相似性
含羞草科、蘇木科、蝶形花科都是原生豆科。
含羞草科的繁殖方法
1.種子處理:種子引進後,放入冰箱(溫度控制在5℃左右),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取出,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分鐘,濾出,清水洗凈,再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4小時。過濾掉待用。
2.播種:將備用河沙和種子混合均勻,均勻鋪在消毒過的沙床上,然後用消毒過的河沙均勻覆蓋在種子表面(厚度以沒有種子為準),用背負式噴霧器噴灑床面,將床面淋透後,用竹片做支架,用塑料薄膜將床面封好。
第三,苗床管理:苗床溫度應控制在30℃以內。如果超過30℃,苗床兩端的塑料薄膜要揭開通風降溫,防止幼苗被灼傷。床面沙發發白時,要及時用噴霧器補水。壹般情況下種子3天露壹次,幼苗7天露壹次。10天後,傍晚或陰天揭膜進行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