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揮發油,以及青蒿素(C21H22N2O)和苦苷。入藥用,但不是真正的中藥“黃花蒿”。據悉,該物種具有清熱、涼血、解熱、祛風止癢的功效。用作陰虛潮熱的退熱藥,也止盜汗、中暑,但此種不含“青蒿素”,無抗瘧作用。《本草綱目》等古代草書中所描述的“黃花蒿色淡藍,淡黃”可能就是這個物種;《救災本草》、《野菜錄》中所載的“邪蒿”也是此種。
中藥黃花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幹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蕾期采收,切去地上部分,切碎,曬幹。古稱“齊”(秦)。清熱解暑,祛蒸止瘧。可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瘧疾寒熱,濕熱黃疸。這是壹種廉價的抗瘧藥。黃花蒿的莖呈圓柱形,上部有分枝,長30至80厘米,直徑0.2至0.6厘米;表面黃綠色或褐色,有縱脊;稍硬易斷,中段有髓。葉互生,深綠色或褐綠色,卷曲易碎,完整者深羽狀,小裂片長圓形或長圓形,兩側短毛。氣味獨特,味道微苦,有清涼感。最好是綠色的,多葉的,芳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