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穴:八穴包括四對八穴,即上穴、次穴、中穴、下穴。它們位於骶後孔,也就是俗稱的尾骨兩側,能疏通任督二脈,調理腎精,疏通經絡氣血,從而達到通則。
2、關元穴:位於下腹部,臍下3寸處,按摩此穴有助於疏通氣機,調節元氣,激發臍周熱量,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痛經癥狀;
3、子宮穴:位於臍下4寸,身體前正中線左右各3寸,正好對應女性子宮,按摩子宮穴可以緩解月經不調和痛經;
4.三陰交穴:位於內踝上方3寸處,指小腿內側與足部連接處的骨性突起。按摩此穴有助於改善痛經;
5、合谷穴:即虎口,手背1與第二掌骨之間,是常用的保健穴,適當按摩有利於緩解痛經;
6.其他:按摩足三裏、雪海、氣海、舒天、太沖、腎俞、肝俞、脾俞等穴位也有助於緩解痛經。
由於患者對自身病情和穴位的認識存在誤區,建議專業中醫進行針對性的穴位按摩。繼發性疼痛常與陰道炎、盆腔炎、子宮肌瘤等疾病有關。建議患者積極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