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既耐寒又耐熱,從亞寒帶到亞熱帶均可栽培。但最適合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溫帶栽培。在寒帶,氣溫-33℃,凍土厚度達到1米時,仍能安全越冬,產量低但質量好。
蘆筍種子的初始發芽溫度為5℃,最適溫度為25 ~ 30℃。高於30℃時,發芽率和發芽勢明顯下降。用種子繁殖可以持續生長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區地上部分枯萎,根莖和肉質根進入休眠越冬;在冬季溫暖地區,休眠期不明顯。
擴展數據:
營養價值
蘆筍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A以及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蘆筍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蘆筍的硒含量高於普通蔬菜,接近富硒蘑菇,甚至可與海洋魚蝦相媲美。
蘆筍嫩莖是產品器官,嫩莖的數量和質量取決於鱗芽的數量和發育。鱗片芽的數量和質量取決於地下莖的發育狀態,鱗片芽的發育生長和嫩莖的形成取決於肉質根積累的養分。
總之,從白竹筍和綠竹筍的氨基酸和鋅、銅、鐵、錳、硒元素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除了天冬氨酸外,綠竹筍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都高於白竹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蘆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