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是因為果皮復毛,貌似獼猴而得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繪獼猴桃的形、色時說:“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獼猴桃被古人采食的歷史非常悠久,除詩經外,在《爾雅·釋草》中也有出處,東晉著名博物學家郭璞把它定名為羊桃。湖北和川東壹些地方的百姓仍把獼猴桃叫羊桃。獼猴桃俗稱陽桃、毛桃、山洋桃、毛梨桃等,是原產於中國的古老野生藤本果樹。
中國獼猴桃的產量及栽種面積均居世界第壹位,中華獼猴桃果實是獼猴桃屬中最大的壹種,也是同屬中經濟價值較高的壹種。
獼猴桃相關介紹
中華獼猴桃的繁殖方式包括嫁接繁殖、扡插繁殖、壓條繁殖及播種繁殖。雄株節間距離較短,枝幹光滑,株型緊湊,雌株間節較長,枝幹有毛,株型分散。最簡單準確的分辨方法,就是分辨花朵。雌花壹節最多開三朵,花大,雄蕊退化很短;雄花節最少開三朵,花小,雌蕊退化沒有花柱,雄蕊長而多。
中華獼猴桃喜光,但怕曝曬。對光照條件的要求隨樹齡而異。成年樹雖喜陰濕,但又要攀緣於樹幹高處,接受陽光。方能生長強壯,開花結果如強光曝曬,則會使葉緣焦枯,果實患日灼病。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華獼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