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史料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到了魏晉,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代,到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2.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中國古代歷法把秋天中間的八月稱為“中秋節”,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節”。
3、月餅的制作方法:
1.將白糖漿、堿水、毛油、面粉壹點壹點混合,做成面團。面粉、白糖漿、堿水、原油的比例為5:4:1.4:1。面團被分成小球。
第二,包餡。有黴菌的話最好放進去。如果沒有模具,自己捏就好了。
第三,在表面塗上蛋液(3個蛋黃和壹個全蛋)。放入微波爐,不要太濃,中火就可以了,取出3-5分鐘,刷壹層蛋液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