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q ng zhúnán shū。
成語釋義:用盡:筋疲力盡,完了。竹簡:古人用來書寫的竹簡。書:寫作。用光了竹子也寫不完。犯罪描寫太多,寫不完。
成語出處:《舊唐書·李米傳》:“南山之竹,壹望無際;書罪無窮;東海決定性的波濤;流邪難。”
例句:他長期稱霸農村,犯罪。
同義詞:十惡不赦,十惡不赦,數不清,數不清的罪行。
反義詞:只有幾個,心地善良的,大有作為的,不計其數的。
成語用法:“書多難寫”的意思是邪惡的事實很多,很難全部寫出來;帶有貶義;壹般在句子中充當謂語和賓語。
駢文造句
1.他治國已久,罪行數不勝數。
2.他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是個十惡不赦的惡棍。
他們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判他們十次死刑也不為過。
4.就算是犯了無數書的罪人,只要能放下屠刀,也能成佛。
5.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秦始皇的暴政多得無法形容。
6.作為壹名多年的記者,我還是第壹次遇到壹個罪行累累的犯人。
7.這個惡霸犯下的滔天罪行數不勝數,最後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8.作為壹名律師,我仍然願意為壹個擁有無數書籍的罪犯辯護,只要他能真誠地改過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