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咬強羊肉面其實是取自咬強的創始人徐永強,“咬強”的創始人名叫徐永強,“咬”是桐鄉話的昵稱,發音近似於“奧”,作為前綴,放在人名前就是很親昵的稱呼,相當於“阿”,意為阿強。比如,青哥,就是“咬青”,婷婷,就是“咬婷”。
咬強羊肉面創始於1992年,起初,咬強在桐鄉壹家五星級酒店做廚師長,之後跳槽出來,在桐鄉靈安鎮賣起了羊肉。雖說地址偏遠,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沒多久,咬強的羊肉就火了
在桐鄉,“咬強”就是美味羊肉的代名詞。他家羊肉的味道,是小鍋燉不出來的。咬強的卷簾門壹年只開關壹次,年三十歇業,年初十重新開張。
咬強羊肉面的經營歷史
咬強羊肉面起源於1992年,從壹開始的靈安鎮到桐鄉公路園,壹賣就是27年。咬強桐鄉老店不到50平米,只有6張小方桌,店裏擠滿了人,店外排著長隊。咬強說,最忙的時候,店裏 1小時就賣出100碗羊肉面。壹天招待1500個顧客,用掉500到800斤羊肉,燒個六七鍋是常事。
公園路起先有好幾家羊肉面館,後來紛紛陸續搬走,客人們寧可在咬強門口吹著冷風排隊,也不願意到其他店吃現成的。咬強說,他用的羊肉都是農家用草料餵養大的湖羊,必須是12至16個月之間的公羊,這時的羊處在生長期,而且公羊好鬥,肉質相對更加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