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類是抗病毒的藥物,如幹擾素、拉米夫定、阿德等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有效。但決非特效,不是每個慢性肝炎病人都適用,並且有壹定副作用,要看患者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適合使用;
第二類是調整免疫的藥物,慢性肝炎的壹個重要發病機制是免疫失調,所以用藥物來幫助調整免疫有時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胸腺肽(胸腺因子D),左旋咪唑塗布劑、豬苓多糖、苦參素、冬蟲廈草的各種制劑、華蟾素、強力寧和甘利欣(甘草甜素)、葫蘆素片、肝必復等;
第三類是保護肝細胞,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藥物,如促肝細胞生長素,肌苷、阿卡明、齊墩果酸、垂盆草、水飛薊、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可選擇1-2種應用,肝炎靈針(山豆根)對降轉氨酶的效果還是好的,王味子制劑和聯苯雙脂僅對長期谷丙轉氨酶升高,其他肝功能化驗正常、病情較輕的病人可考慮使用,有黃疸或蛋白例異常和急性肝炎病人不宜應用。此外非藥物的基因定性定量技術—抗HBV與T細胞免疫療法對退高黃疸的療效還是比較確切。我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炎有獨到之處,所以請中醫辯證論後、間歇服用中藥、活血化淤、調整機體各方面的功能,對肝炎的治療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