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在當地農科所的指導下,江夏村90%以上的農民種植了茭白新品種,面積達1,000畝。上世紀90年代,江夏周邊形成了3000多畝茭白“浙椒2號”新品種基地,被認定為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江夏茭白還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獲得省農博會金獎。
雖然江夏茭白的名氣起步,但隨著產量的增加和各地茭白的大量上市,銷售成為制約茭白產業發展的難題。茭白壹年可以收獲兩次,每年春季茭白的銷量相對更好。但上半年由於黃巖等地茭白大量上市,江夏茭白很難顯示出市場優勢,很多茭白每公斤只能賣到幾毛錢。江夏村的村民在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後發現,如果有冷庫,可以在春節前後將茭白冷藏銷售,利用時間差來盈利。
江夏村投資30多萬元的冷庫有17座,茭白的銷售期大大延長,村民可以放心種植茭白。江夏村還成立了茭白產銷合作社,每天通過農民信箱和農業信息網上傳茭白的產量和價格,並聯系其他省市的茭白產銷戶。如今,江夏茭白已遠銷杭州、蘇州、常州、蕭山等地。此外,還在杭州和蘇州開設了茭白銷售網點,實現產銷壹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