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疾病的人不適合吃馬鮫魚。
馬鮫魚刺少肉多,體多脂肪,與“雪菜”同燒鮮美異常,可作“熏魚”,也可用鹽腌制,是下飯佳肴。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上側面有數列藍黑色圓斑點,腹部龍白色,背鰭與臀鰭之後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結群作遠程洄遊。
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壹般體長為25~50厘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長2.28米,重168斤以上。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中央脊長而且最高、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
生活習性
在自然環境中,魚類具有特別的色彩和斑紋,或者體色與周圍環境壹致,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或者迷惑敵人或獵物,以保護自己或偷襲獵物。生活在海洋中上層的馬鮫魚,它們的體背色深,多為藍黑色、深藍色或深青色,而腹部色淡,為銀白色、白色或淡黃白色,這種顏色稱為消滅色。
如果從上往下看,由於魚體背部在自然光下與海水的顏色相壹致,所以雖則離魚很近,也不易辨別。從魚體的下面向上看,魚類的腹部和水面的顏色以及天空的顏色很相似,難以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