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10克太子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紅棗5枚蓮子肉10克佛手10克龍骨30克(先煎)甘草6克。
2.氣陰兩虧治則:益氣養陰。
主方:生脈散加減。
加減:神疲乏力,加黃芪10克、仙鶴草10克、紅棗5枚;大便幹燥,加麻仁6克、生地10克、石斛10克;入夜盜汗,加浮小麥30克、牡蠣30克(先煎);低熱,加銀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為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方劑。方僅三味,人參大補元氣,麥冬養陰生津、清熱除煩,五味子固澀止汗、寧心安神。
處方舉例:
生曬參3~5克(另煎沖入)北沙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白術10克山藥10克扁豆10克生地10克仙鶴草10克紅棗5枚石斛10克甘草6克。
中成藥
1.生脈飲每日2次,每次10毫升口服。適用於氣陰兩虧。
2.稚兒靈沖劑每日2次,每次1包沖服。適用於氣陰兩虧。
3.六君子丸每日2次,每次6克口服。適用於脾胃氣虛。
簡便方
1.太子參、黃精、白術、白芍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內服。
2.仙鶴草、功勞葉各10克,紅棗5枚,水煎內服。